来源:万历国际拍卖(北京)有限公司 时间:2025-02-14 01:51:38 [举报]
九~十世纪 大利益玛铜弥勒立像
高27.5 公分
1,500,0 港元
190, 美元
本尊菩萨为尼泊尔早期造像,菩萨呈优美的三折枝式站立,身体重心落于一边。左手自然下垂托宝瓶,右手自然下垂施与愿印,这是弥勒菩萨明显的标识。头带宝冠,发髻高耸,菩萨面目清秀,眼睑下垂,双眉上挑,鼻梁挺真,侧看呈管状,下巴圆润,双唇微开,嘴角带微微的笑容,沈静典雅。头后现火焰形头光,上躯袒露,颈前饰璎珞,斜披圣带,下身薄裙贴身,裙褶自然流畅,随风飘垂,极富装饰性。此尊造像给人高雅而富于装饰美感,是一尊九至十世纪尼泊尔造像的佳作。
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,涂在铜器表面,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,金就附着在器面不脱。有点类似于镀金,但是古代没有这样的技术,镀金属于化学还原反应,而鎏金则是利用两种物质的物理性。这尊佛像只是在表面附着了黄金,而实际上是用铜铸的。无论国外收藏家来中国拍卖,还是来中国购买,佛像始终是国内外收藏的热门。收藏佛像,不仅仅是一种“雅号”,而年代越久远的佛像,人们觉得它们存在千年,更具有神性,所以收藏价值巨高。
一般来说,明中早期的佛像比例匀称,纹饰精美,细部刻画深入。明晚期万历时期的造像,一般多头大身小,姿态僵板,无雕塑之美可言。佛像外,道教像和各种民间杂神像也很多,题材丰富,质地多样。明代铜佛像遗留很多,但做工精美者不多见,主要是山西地主制作的。
以真品翻模制作。这种用真品做模再翻新的作伪法,乍一看整体很像,但拿在手中就会有过重或过轻的感觉,铜质也很生硬,锈色也不自然,鎏金都是以电镀法鎏的金,光泽极不自然。古代是用水银法鎏金,色泽很沉稳,给人以厚实的感觉,虽然经过长期的磨蚀会露出铜胎之色,但古意盎然,这是仿品无法比拟的,翻模的伪品往往在细部上交代不清。
以真品为范本重新制作。这些伪品往往以比较的真品为范本,而且多是以图录照片为参考。因为是参照平面复制立体,缺乏立体感和细部的把握,特别是铜佛像的背面、底部、局部纹饰,更会给人貌合神离的感觉。
佛家认为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种不同凡人的容貌,称为三十二相,还有八十种小特征,合称八十种好。但是这许多的“相”和“好”在造像上是无法表现出来,一般只有“眉间白毫相”、“顶髻相”、“手足指缦网相”等能明确的显示出来。
标签:古代佛像,佛像历年拍卖记录,佛像拍卖,佛像历年拍卖记录